關於 UL
技術/專題論壇、產業趨勢與觀測、標準剖析、新服務解密…各種知識與觀點,在此分享。
January 21, 2021
對於如何安全使用3D列印技術這個大哉問,UL進行了逾五年的研究,並致力於在3D列印技術的市場化進程有其專業領域的著墨。其中,UL在2018年正式發布UL 3401 標準的草擬文件《3D列印建築施工評估大綱》。目前,《2021年版國際住宅法規(IRC)》納入可採用的3D列印建築附錄。
January 21, 2021
電動車趨勢當前,為保護汽車電子設備免受損壞,電路保護元件是重要關鍵。UL 1449A 是全球第一本專門針對電動車突波保護器的標準,可針對壓敏電阻、TVS 或氣體放電管等,進行可靠度的測試評估。台灣的保護元件大廠興勤電子拔得全球頭籌,獲頒認證。
January 19, 2021
在線纜產業,UL 亦已為不少客戶對其產品所做的行銷宣告完成第三方的驗證,其中涉足的產品類別包括機器人用電纜以及通訊電纜…等。
December 10, 2020
攪拌(果汁)機刀片通常由不銹鋼製成,刀片的強度直接影響到產品的使用安全,強度不足會造成在使用過程中刀片結構的損壞,對用戶的安全使用構成潛在的威脅。UL 為此進行了研究,提出另一種可替代且更為便捷的測試方法,並獲標準委員會評審通過,UL982 標準也有了進一步的更新。
September 14, 2020
建築自動化控制系統 (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BACS) 能同時讓家用、商用與工業用的節能需求受益。為了協助認證這些系統,UL 利用 ANSI/UL 60730-1 的適用要求,創立了建築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產品認證類別 ── CLSB。此標準的系統安裝方法是以 ANSI/NFPA 70 美國國家電氣法規 (NEC) 為準則。。
August 24, 2020
隨著科技的變遷,如今歐盟針對照明產品,也正式發布最新的符合性要求:歐盟公報所引述的符合調和 EN 標準之電氣設備將可能會被推定須符合調和立法 (harmonization legislation) 的相關要求。換言之,新的歐洲調和標準版本或修訂版將自「取代性標準的符合推定停止日(Date of cessation of presumption of conformity of superseded standard)」變更為強制性。
May 15, 2020
紫外線殺菌燈看似為新一代的殺菌神器,但在市面上尚無安全標準規範下,的確存在不少安全顧慮!UL 身為安全標準的制定機構,亦是美國國家標準委員會 (ANSI) 任命的標準審核指定機構,目前正在全力推展相關的安全標準制定。
April 25, 2020
時之所趨,UL 對電動工具產品正導入 UL 62841系列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標準不僅增加了電池安全、功能安全性等更多要求,並納入對便攜式工具及草坪和園藝機械的指導。
March 18, 2020
多數的我們對刷識別證進入有保全系統的建築物已經十分習以為常,然而,我們可能很少會連想到這個動作的背後牽涉到許多令人讚嘆的作業。UL生命安全科技部首席工程師Louis Chavez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門禁系統也不斷朝兼顧安全與便利的方向發展。
February 27, 2020
室內農場的掘起確實為其特定專用設備,在檢驗、批核與簽發等方面,帶來了與以往不同的挑戰!全新安全標準紛至沓來,以試圖支援栽種者、設備製造商、及檢驗暨監管機構等不同社群的安全利益。其中之一的新標準即是 UL 8800 ── 植物照明設備安全標準。
February 24, 2020
投資可再生能源專案或進行相關的投資組合一直以來都十分複雜,其中牽涉了至為廣泛的評估流程。能夠掌握專案的本來技術風險將為關鍵,而有所本的評估結果最終能實質幫助利益相關方決定回報是否值得投入人力與資金。
February 05, 2020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 (ECHA) 已對外發布其有意向任何類別的消費品和專業用途產品添加微塑膠的建議限制。所規範的限制建議範圍將適用於物質和在濃度等於或大於 0.01% (w/w) 的混合物中使用之微塑膠。
January 31, 2020
為了解住宅火災隨時間發展的方方面面,UL 進行了數百項分析研究。2012 年,UL 將所有的研究發現綜合運用到一系列的獨創測試中,正式讓火災科學的發展向前推進。藉由研究,從結果不難理解,與 50 年前建造的房屋相比,現代住宅的變化導致發生火災時達到轟燃的速度比過去增加了八倍。而大幅加快的轟燃進程顯著減少居住者、消防員和其他現場救援人員的反應時間,極大程度地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December 10, 2019
物聯網 (IoT) 發展夯,智慧家庭、車聯網等產品紛紛出籠,資訊安全顯得關鍵!一般製造商普遍欠缺對資安威脅防範的能力,又資安威脅會隨著新漏洞被挖掘而產生動態變化,產品如何在資安層面進行防範並做到消費者保護,目前 UL 正藉由 IoT 安全評等 (IoT Security Rating),協助產業定義各種 IoT 產品的資安防護能力,到底 UL 是以什麼為基準來評估?如何幫助製造商與消費者把關資安?
November 22, 2019
5G 將以服務應用賦能者之姿席捲全球,對於台灣這個科技島來說,如何及早掌握這波變革契機、轉化為競爭動能,是產官學研各界急欲探索的重大議題。UL 2019 5G 高峰論壇,以「創新、品牌、信任」三大打造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基石為主軸,邀集各界專家針對 5G 勾勒的產業輪廓穿針引線,暢談 5G 浪潮下的國家方針、產業機會、技術應用、品牌重塑,及企業永續的根本價值 —「信任」。
October 24, 2019
構成物聯網 (IoT) 的各種網路裝置,正在改變我們與周遭環境的互動方式。然而,在我們讚嘆物聯網潛能之餘,很容易就忽略伴隨而來的各種挑戰 ── 這當中有許多皆涉及隱私及資訊安全。與 IT 系統如出一轍,物聯網網路與裝置很容易受到操控及破壞,進而衍生各種風險,例如重要資訊外洩、關鍵業務服務停止運作…等。此外,隱私問題的經常發生,則令消費者擔憂不已。
October 14, 2019
由美國照明設計聯盟 (DesignLights Consortium, DLC) 所發展的《DLC V5.0 ── 固態照明產品技術要求》旨在透過明確的標準要求,具體提升 DLC 列名產品的光效、光品質以及可控性。若說,V5.0 技術要求第一版草稿的宗旨是在完全展現 DLC 希望提升列名產品光品質和可控性的願景,那麼本文所聚焦的第二版,則是著重在能與產業發展週期和當前研究同步的時間表上,實施這些要求。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在此版本中未出現的概念和功能,將仍可能納入在 DLC 未來的規範中。
September 20, 2019
無論您的企業是否運用物聯網來改善內部作業,或者正將其用於開發連網裝置的業務,您都應該將安全策略視為第一優先的要務。雖說物聯網整合可為企業提供數以萬計的商業效益,然而,隨著愈來愈多具備連網功能的產品進入市場時,也為駭客提供更多機會擷取後端系統和資料。
August 26, 2019
UL 在台灣的 CoPC 國際證照認證班,是產業發證量最多且最具口碑的培訓機構,近日更進一步針對進階模組開班授課,包括模組 Ex 003 的防爆電氣設備安裝與配線、 Ex 007 的防爆電氣設備之目視檢查與近接檢查,以及 Ex 008 的防爆電氣設備之細部檢查,並協助台灣學員取得首批包括 IECEx 05 – CoPC Ex003、007、008 的國際人員資格證書。
July 25, 2019
雖然鋰已被認為是比內燃機中的一次性鹼性電池或電池更環保的能源,但在鋰的開採、運輸和銷毀的過程仍會對環境帶來傷害!
July 22, 2019
5G 商轉的意義,不只代表頻寬、速度、超低延遲的躍進,更讓很多喊了許久的技術如VR、自駕車、智慧醫療、智慧建築…等有所突破而實現。究竟5G會對產業應用帶來什麼影響?應用場域如何跟得上5G浪潮?UL進行解析。
July 3, 2019
USB Type-C 具備多工、體積小、正反面可插拔等特性,不僅被多個協會採納,應用裝置也陸續搭載使用,讓接口有望統一。UL 與各介面技術合作,擁有 USB Type C、Thunderbolt、DisplayPort 等多項測試認證資格,從市場現況分析高速傳輸介面的現況。
June 28, 2019
靠電池供電的這類旅遊癖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養精蓄銳、重喚自我和享受物質。
June 21, 2019
無線充電技術逐漸成熟,快充技術也納入支援,加速了應用與普及。然而提高傳輸功率,也帶來相應的安全挑戰,UL 從安全出發,點出該有的安全考量與標準規範。
May 28, 2019
平均每年有超過千億歐元的配電與工業自動化設備進口至歐洲,因此抓對上市時機是保有競爭力的重要關鍵。洞悉歐洲複雜的強制性 CE 標示要求,以及自願性的認證方案選擇,將加快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
May 24, 2019
我們接連認識鋰電池可以開發的潛能,包括其成為今日 3C 產品以及電動交通的電力樞紐、未來被寄予厚望的災後重建角色、以及足以活絡整座城市並成為我們日常生活重要一環的電塔等。在鋰電子展現其強大能量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回歸正本反思事情的另一面,以及可以防止強大能源反撲之道 ── 安全為何如此重要。
April 29, 2019
鎖定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的園藝產業,UL 透過對植物燈產品制定性能、可靠性和適用性相關指南,引領潮流。UL 因應產業需求所推出的植物燈認證方案,主要根據近期發布的 UL S 8000 植物燈性能規範,其亦為 UL 所發布的首個照明性能規範。該標準能適用各種類的光源,內含能效和性能的要求。
April 24 , 2019
《電池系列三》幫助讀者看到了鋰電池的潛能,以及其在未來越來越多的天災後可能扮演重建角色。在《電池系列四》中,我們將揭開能源資源持續進化後所成就的電塔,將如何活絡整個城市,並成為日常的重要一環。
April 10 , 2019
UL 今年受邀擔任第一屆台灣循環經濟獎的評審成員,親自前往入選企業的總部或工廠,進行實地訪查,總計有 52 家企業、80 件作品角逐四大獎項,最終有 11 家企業出線。透由評審的參與,UL 分享台灣企業推行循環經濟的建議。
February 18 , 2019
逃生推杆鎖設備的起源,必須從西元 1903 年 12 月 30 日在芝加哥發生的一起消防安全事件談起。由於經歷那場慘痛的大火,從不幸中所汲取的經驗教訓,正促動了安全出口和生命安全領域的眾多改善。當然,上述的種種演變和進步,常不為進出公共空間的大眾所了解。
March 20, 2019
「微電網,包括帶有鋰電池的儲能系統,或可成為重要且賦彈性的能源,」UL 能源暨電力科技部首席工程師 Kenneth Boyce 曾指出:「當欲幫助受重創的地區抵禦災害並從嚴重或長期停電中復原時,尤具影響力。」
February 15, 2019
我們將持續深入鋰離子的內外,明白其運作流程如何為設備供應電力,也將引用資料,以數字來一一探究鋰離子電池發展迄今的二三事,同時談到在移動快速的今日,成為空中飛人的我們如何讓安全了然於胸,並擁有正確的行為。
January 21, 2019
隨著世界走向一個互聯、且富有多樣選擇的未來,已是主流的鋰離子電池將更廣受應用。不過,正如新聞報導的鋰離子意外事件,進步通常伴隨著挑戰。這些層出不窮的變化,包括當電子煙(菸)加上鋰離子電池時,點煙促使其變成易燃組合;智慧手機常掉在地上,可能讓電池破損而有熱失控的危險;其它如鋰離子電池的不當包裝,亦將提高在不利條件下的火災或爆炸風險。我們必須正視電池技術的創新帶來美好生活的背後,就如同一把利刃。
January 16, 2019
在物聯網時代,智慧化與自動化充斥生活,因此被視為產品核心的「控制器」 益顯重要,因此其本身的安全與所提供的保護機制將攸關整個產品的安全性。UL 60730 ── 正是針對家用、商用、工業用控制器制定。為符合時代潮流,在 UL 60730-1 最新版本 – 第五版,已經將名稱中的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 移除,意謂本系列標準不再僅適用於終端為家電類產品,其可更廣泛運用不同產業。
January 15, 2019
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等個人型電動載具 (Personal E-Mobility Devices, PMD) 在今日已成為「最後一哩路」的最佳代步工具,為現代人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不過隨著這類的個人載具應用率提高,與其相關的火災意外頻傳。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 (LTA) 宣佈,自 2019 年 7 月 1 日起,凡在新加坡道路上使用的個人電動載具皆須符合 UL 2272 標準,意即零售商不得出售未能符合 UL 2272 標準的個人電動載具。
December 20, 2018
USGBC (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 發布了升級版的 LEED 4.1。此次發布包括備受期待的建築設計與施工 BD&C 以及室內設計與施工 ID&C 評分標準,新版評分標準簡化和提升了得分要求說明,也使得符合規範的方法更容易被理解。透由本文來看看新的要求,以及 UL 認證產品如何説明提升評分。
November 15, 2018
數據指出,全球約有 1/3 的食物被浪費!只有 30% 資源被回收!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5% 由廢棄物分解產生!聯合國呼籲資源環境問題,設立永續目標,國際上的大企業,如蘋果、華碩,也在 UL 的協助下,從廢棄物零填埋著手,朝向再生再運用的循環模式;UL 也透由對永續的研究,發展制定出一套套獲企業認同的永續標準。UL 怎麼看待循環經濟這件事?怎樣是企業的最佳解?在此 一一分享。
October 25, 2018
眾所皆知,近年能源及電力產業發展議題,始終備受各界關注,產業界也積極尋找下一個最具市場涵量的技術與應用;伴隨綠色能源、新型電動交通工具、運輸及智慧建物等等諸多應用的帶動,「電池儲能」已躍為焦點,稱得上是高度吸睛的明日之星。本文紀錄「2018 電池科技峰會」各領域專家的精闢分享,深度探究電池儲能議題。
November 20, 2018
產品線多元發展,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如上下游供應鏈間的不信任。UL 推出流程與體系解決方案 (Process & System Solutions, PSS) ,以風險思維為導向,整合產品檢驗、管理體系稽核和優化服務流程,進一步將產品的安規考量及性能規範融入客戶的管理體系中,以降低產品及服務之風險、改進流程,永續提升客戶產品的安全及性能表現。
September 20, 2018
「鋰電池」的應用早已無形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小到可攜式的電子產品如耳機、手機、行動電源,大到交通運輸工具如電動汽車等,但鋰電池的安全狀況不斷,產業紛紛委託 UL 尋求答案。從 UL 十多年的電池安全研究,我們了解到雖然透過安全標準的要求可以大幅降低電池安全的問題,然而要達到完全杜絕鋰電池起火的要求,仍然是非常困難!
September 14, 2018
本文主要目的是為製造商在申請電容器產品符合 UL 810 標準的認證時, 率先建立某些必備的結構審查要求概念及作法,以利其能於正式提交產品給 UL 前先進行自我檢測,加快取得正式認證。
August 20, 2018
快速發展的 3D 列印 ,正挑戰或巔覆一個長期既定的製造工藝。我們不得不去思索這項新注入的技術將如何影響運作。其中,與慣以為常的射出成型等傳統製造最大不同的是,3D 列印製程的多樣性特質,將更因其測試樣品列印方式的不同,顯著影響材料的性能與屬性。我們因此推出 3D 列印特用塑料的 UL 藍卡 (Blue Card) 認證計畫。
August 17, 2018
為協助提高關鍵性電子實體安全聯網系統的安全性能,UL 依據產業的投入實際現況,在近年所發展的 UL 2900 網路安全標準系列下增訂了最新版要求:UL 2900-2-3,其中載明基礎的網路安全性能和評估要求,以促使聯網產品廠商有所依循地針對已知漏洞、弱點和惡意軟體,進而設置網路安全的保護防線。
August 15, 2018
UL 746B 標準委員會在 2018 年 5 月11 日釋出 “Default Correction Time 60,000 Hours” (預設關聯時程 60,000 小時) 的法規草案,並於 2018 年 7 月 30 日決議通過法案,進而在 2018 年 8 月 15 日發布最新版標準:UL 746B 第五版 (Ed. 5th)。
July 24, 2018
當很多電子產品的功能都需要仰賴韌體設計實現時,與安全相關的保護功能自然不容忽視。本文就以越來越多廠商使用在電子產品上的無刷直流馬達 (簡稱:BLDC) 為例,說明「軟體評估 (Software Evaluation)」與「安全功能(Safety Function)」之間的關係。
July 16, 2018
因應 IIOT 掀起的人機協作與智慧製造,我們提供關鍵黃金三角的工業系統解決方案 — 電氣安全、功能安全與資訊安全,讓您的產品不僅符合法規規範,更能搶獲買主青睞。
June 11, 2018
在科技進步的今日,系統的功能愈來愈倚靠複雜且精密的設計,而產品的安全性更需仰賴系統能正確地回應所輸入的訊號,因此功能性安全 (Functional Safety) 也常被視為一個系統或產品整體安全最關鍵的環節。
June 09, 2018
高速數據電纜如今已被廣泛應用在資通訊 (ICT) 設備上,然而為滿足更快的充電及為高功率設備供電的市場需求,其危險層級已不可同日而語。UL 所發展的 UL 9900 標準正是為了力圖解決因兼容性產生的安全問題。
May 21, 2018
BHMA 測試已成為進入美加市場及美國法令影響所及市場的門檻,包括中東及部分中南美國家等。在這些地方,零售商與批發商是不會銷售未獲得 BHMA 認證的產品。
May 18, 2018
針對電線電纜智慧製造的主題,UL 談及現今線纜產業發展將面臨的機會挑戰,同時以第三方測試暨認證單位的立場呼籲,無論科技的變遷,唯有持續保持可靠穩定的產品製造,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用優異的品質征服全球市場。
May 17, 2018
對全球商業領袖來說,氣候議題已經不再是長期風險,而是企業必須面對的常態性重大性議題。在今年三月份,UL 受邀擔任由 CSRone 永續報告平台主辦的「第四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座談貴賓,其中分享了「一個更好的管理系統將是成就更美好的 EHS 及 ESG 績效」的概念。
April 18, 2018
風能發展時值今日已逾數十載,坊間已有風電機組運行近 20 年的要求年限,故面臨了淘汰抑是繼續升級改造的兩難抉擇。UL DEWI 以多年為風電機組延壽專家經驗,能為設備進行檢查、建模、技術模擬和檢測分析,確定風電機組及其部件可能剩餘有用壽命,助客戶最大化其資產價值。
April 11, 2018
馬達的能效顯然受到全球市場的普遍重視,也因此該項規格勢將成為各廠家在市場競逐取勝的核心關鍵。本文特別整理過去與近期對通用型馬達的能效要求,其中並不能看出所要求的能效規格,在各個層面都在逐步擴展中。
March 29 2018
電動車大趨勢背後,汰役電池的商機正被關注。使用數年後淘汰下來的動力電池,可能還有著 7~8 成的蓄電能力,雖然無法滿足驅動車輛的要求,但仍存有其他應用價值,經過篩選、拆解、重組後再上陣。但這些從電動車退役下來的電池真能再被使用?安全問題絕對是最重要的關鍵!
March 28 2018
關於獨立出來的「醫療器材軟體註冊」,歐盟一直都沒有十分明確的指南。由於此為全新領域,而這之前就連獨立醫療器材軟體是否隸屬於醫療器材範疇內,都很有爭議。就現階段而言,每一個軟體皆應須分開判斷,但卻沒有一個判斷的準則,以龐大的中國市場來看,醫療器材的應用程式 (App) 法規更是處於完全空白領域,因此若要著手中國醫療器材 App 規範的制定,首先解析歐盟早先一步對獨立醫療器材軟體註冊的指南文件 (MEDDEV 2.1/6),將極具參考價值。
February 09, 2018
溯及 2016 上半年,UL 主動草擬針對植物生長燈的評估綱要,並於 2017 年 5 月 4 日正式對外出版用於「園藝環境照明設備」的第一版評估綱要 ── UL 8800 OOI,其適用範圍不僅包括燈具,尚納入燈座、線束、插頭、連接器、光源、驅動器、整流器及結構組件…等。
February 05, 2018
隨著《UL 1446 ─ 絕緣材料系統標準》第七版的更新,同時為回應與日增加的市場需求,「高壓絕緣系統」測試與認證的推廣已然迫在眉睫!UL 對於絕緣系統的認證不僅含括傳統的低壓產品,並納入要求更高的高壓絕緣系統認證 ── 事實上,高壓系統認證已在北美地區行之有年,且已衍生大量 1000V 以上絕緣系統的發展。
January 29, 2018
假日的全家出遊總讓人滿心期待,但叮鈴作響的成串鑰匙卻不易攜帶,更別提出門時才將門關上就驚覺鑰匙忘在房室的懊惱,使得原來美好的出遊掃興不已。UL 在考慮使用者實際需求與市場發展趨勢,制定了一套專用於智慧電子鎖產品的評估方案,內容蔚為完備,分別根據不同族群的不同需求出發。
January 22, 2018
在日常生活中,諸如開門進入房間、出去隨手關門、外出時上鎖⋯等這些看似平凡無奇之舉,其實均得歸功於門五金配件能發揮正常運作的功能。事實上,向來看似處於建築物裡不起眼的門五金配件一直扛著許多重責大任,其涉及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身家財產防護,包括防火安全、保障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用來做為建築設計的內外部結構部件。
June 14, 2017
日前,歐洲某四星飯店的智能門鎖系統被駭客入侵,駭客控制了飯店的所有智能門鎖並將所有房客被鎖在客房內,並向飯店所有人要求贖金。物聯網時代來臨,相關應用越來越多,在追求科技性與便利性的同時,智能門鎖/電子鎖真的安全嗎?
May 31, 2017
UL 在 2016 年與台灣媒體 DIGITIMES 共同舉辦一場以「安全」為主軸的「安全實現創新 – 物聯網大未來技術論壇」,盛邀微軟、研華、ABB 與紡研所等產業意見領袖共聚一堂,分享趨勢、應用實務與安全性之間的連結,加上來自 UL 主題專家接棒演繹安全科學,闡述如何善盡物聯網安全及隱私保護,使各產業在變局之中猶能站穩腳步,無後顧之憂地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May 31, 2017
為確立境內的太陽能光電產品的可靠品質,印度再生能源部 (MNRE) 與印度標準局 (BIS) 共同推出太陽能光電系統、設備及相關產品的強制認證計畫。在這項強制計畫的框架下,產品應根據相應的 IS 標準進行安全和性能的符合性測試,且必須在進入印度市場行銷前取得 BIS 認證。此外,根據計畫,擁有 BIS 授權的市場監督代表將可從市場任意挑選產品,並將其送至指定實驗室進行測試和檢驗。UL 設立於印度班加羅爾的測試設備在獲得 NABL 認可後,亦積極取得成為當地標準局 (BIS) 的核可機構。
May 31, 2017
回應線纜進入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UL 近期在不同認證系統上的認可資格有重大的斬獲,大幅提升具指標意義的服務範疇,包括相繼成為中國強制性產品 CCC 的測試機構及印尼國家標準 SNI 的測試暨認證機構。
March 31, 2017
面對競爭白熱化的照明市場,許多業者開始尋求多元及差異化的路線,包括善用 LED 燈具與元件迥異於傳統燈具的特色,不斷開發出更新、更廣泛的應用,如車外照明用方向燈、霧燈、遠近燈、晝行燈、博物館展示空間用照明、建築與工業照明…等,這些高階商業照明正驅動市場對於更高品質規格的需求。UL 在台灣啟用的亞太區 LED 照明性能測試實驗室,能讓廠商一次取得「安全」、「能效」與「性能」證明,自信走在市場最前端!
February 2, 2017
電動載具不斷推陳出新!舉凡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車甚至到現在最夯的無人機,隨著電動載具市場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業者也開始投資這塊商機,百家爭鳴的盛況讓電動載具的發展變化無窮,以電動自行車來說,就出現可折疊可攜式的電動自行車,無人機的商機也逐步拓展到商業應用。
January 12, 2017
現代化的電子安防系統正邁向智慧化設計,然而若過度追求視訊監控的高畫質,或太過崇尚物聯網之間的結合應用,反而容易忽略電子安防系統的應用本質。回到基礎面來看,其實利用有效且有用的現有資源,並透過系統整合,即可達到最有效的防護。UL 長期專注在建築消防安全 (Fire Safety)、生命安全 (Life Safety) 及安防 (Security) 領域的測試、認證與檢驗服務,所累積逾百年的豐富經驗與知識,自然成為建築物電子安防系統檢驗的最堅實後盾。
January 12, 2017
安防 (保全) 產業近兩年有著猛烈的進程,尤以視訊監控技術的成長最為快速,顯示視訊監控系統成為架構安全設備的重要選項之一。事實上,視訊監控系統問世許久,各類硬體設備技術已臻成熟,因此最佳影像品質及更多影像細節早已是使用者在應用上的必備要件。而在今日的智慧監控議題持續發燒下,衍生的如何讓結合智慧監控的影像可延伸數據價值,持續優化得以與後端分析系統順利結合的監控影像品質,絕對是當務之急。UL 現場視訊監控系統性能測試服務,不僅能提供客觀的性能評估方法,還能確保監控系統安裝運作後擁有最佳化的影像呈現。
January 12, 2017
為滿足安防 (保全) 產品日漸增加的貿易需求,以及廠商力求快速進入國際市場的要求, 在看重台灣擁有高度領航市場的競爭優勢下,UL 於 2016 年率先在台灣成立第一座、同時亦是 UL 在亞洲唯一的「安防產品卓越測試中心」, 專注於提供全方位的門禁系統與防盜警報等安防產品測試服務。該測試中心的服務將以台灣為核心, 向外放射至整個亞太地區, 藉由各分支工程團隊的互作模式, 以零時差的當地語系化服務,全力配合在地的商業發展,強調以極具競爭的測試時程, 協助本地業者透過國際第三方認證的加持, 創造產品差異性, 進一步外銷北美市場並拓展戰線到新興市場。
July 7, 2016
為降低物聯網技術中潛藏的安全與效能風險,《UL 網路安全保障計畫》(Cybersecurity Assurance Program, CAP) 應運而生,其根據美國聯邦政府、學術界與產業界重要利害關係人所提供的建議而制定,旨在強化關鍵基礎建設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中供應鏈的安全措施。該計畫援用全新 UL 2900 系列標準,能為連網產品與系統提供網路安全測試準則,以評估軟體漏洞與弱點、降低被入侵的風險、處置已知的惡意軟體、檢視保全控制項目,並提升大眾安全意識。
June 1, 2016
在美國每年用來驅動馬達的電能約佔超過 60% 的比例,以 2009 年全美消耗的電能來看,總數的 4, 119 百萬 MWH,馬達即耗有 2,636 百萬 MWH。在地球暖化的議題下,今日全球正努力邁向節能碳與自然友好的綠色生活發展,對馬達產品而言,節能省電自然成為一項必備的要求。尤其在馬達的電耗比例長期處於居高不下上,節能絕對有其迫切性。
February 22, 2016
塑膠材料無所不在,無論生活或工業產品皆能見其蹤跡,不過成型塑膠製品 (Molded Plastics) 由於特性的關係,會影響消費性產品的品質及安全,因此改變導致這些特性的因素即成為當前相關機構的研究聚焦。本文重點旨在說明塑膠產品的成型製程中,使用「次料」對於塑膠製品的特性有何影響,及成型物件在使用塑膠次料時的需知事項。
February 22, 2016
過去的二十年裡,在全球石化產業中的鋼結構烴類防火安全領域中,ANSI/UL 1709 測試標準已經證明地位居重。不過在標準行之有年下,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地區的立法和指導方針發現現行的測試方法仍有尚未完全考慮之處,故紛紛提出額外要求。因此 UL 即根據產業需求,對標準進行重新檢視,並著手發展相應的全新認證項目,其中包括更廣泛的鋼結構保護 – 以用於石化設備。新的要求亦成為 UL 新的服務內容一環,並整合至產品的認證專案中。
January 21, 2016
儘管談論許久的數位 4K 超高解析度技術在消費性電子與媒體產業的應用仍是初生之犢,但其影響力卻是與日俱增。 可預見的是此一全新畫質規格正緩慢改變視覺界的未來數年發展動向。鑒此,我們試圖透過本文觀察 4K 技術將在近幾年所引爆的幾大頭條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