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2, 2016
使用塑膠次料,你所應該知道的事實!

專題論壇 塑膠材料無所不在,無論生活或工業產品皆能見其蹤跡,不過成型塑膠製品 (Molded Plastics) 由於特性的關係,會影響消費性產品的品質及安全,因此改變導致這些特性的因素即成為當前相關機構的研究聚焦。 本文重點旨在說明塑膠產品的成型製程中,使用「次料」對於塑膠製品的特性有何影響,及成型物件在使用塑膠次料時的需知事項。眾所周知塑膠次料 (Regrind Materials) 與新塑料 (Virgin Materials) 的混合比例,對於電子電機設備的塑膠零件性能影響甚巨,因此 UL 制訂相應標準並審慎透由標準要求確保次料的使用安全性。UL 針對次料所援用的兩大標準基礎為: 1) UL 746A 聚合材料 ─ 短期性能測試評估 (Short Term Property Evaluations); 2) UL 746D 聚合材 料 ─ 成品零件 (Fabricated Parts) 安全標準。 何謂塑膠次料? 一般來說,次料包括渣滓或切碎的溢料 (Flash)、流道結塊 (Runners)、溶渣及無污染廢棄零件等,主要是由製造商廠內的成型物件在初次模型製程中所產生的物料。這些次料在碾壓成更小的材料後,多數的作法是與新純料混合再利用。本文所提及的次料,是指不包含經過化學再製或化學再聚合的材料、抑或是另一家公司大批買進後使用的次料;這裡的次料泛指僅適用於同一家製造商的工業廢料 (使用前廢料)。 採用次料的大多數目的皆是為了節省成本並實現環保要求。 次料的使用有何限制? 次料的使用行之有年,UL 早已意識其茲事體大的安全問題,故率先在 1980 年即召集產業相關利益者的各方意見,並有了一套迄今仍為業界視為評估標竿的安全標準:《UL 746D 聚合 材料 – 成品零件 (Fabricated Parts)》,以規範再生料的使用限制。 根據該標準,受認可的次料用法為:使用熱塑性 (Thermoplastic)...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