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灣五大意外 突顯安全防護不足 UL 呼籲安全意識再升級 四大安全考量有保障
(2015年12月29日,台北訊) —— 回顧2015年台灣發生的公安事件,其中「八仙樂園塵燃」、「復興航空墜河」、「新屋保齡球館大火」、「台中捷運鋼樑掉落」和「六輕台化氣爆」為引起眾多關注的五大事件,造成許多寶貴生命的逝去與巨大的財產損失,也突顯部分業者與民眾對安全知識的缺乏與重視度不足。全球產品安全測試認證領導機構 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呼籲,現今生活環境日益複雜,安全的實現不僅需要產品、軟硬體控制、操作和使用環境四方面的共同配合,更有賴全民與業者提升安全意識。
綜觀台灣今年發生的五大意外災害,許多都是對安全的輕忽或是安全知識不足導致災害發生。有些企業在追求利潤極大化的過程中,對於產品安全的投資相對較低,同時也忽略了相關的安全配套措施;民眾則常單純要求產品的外觀或性能,卻忘了注意對產品的安全要求,使得潛藏的危險因子最後在事件中釀成大禍。
產品安全是基礎
安全的產品是維繫安全的第一步。使用不合格產品或是逾期產品,都可能導致災害發生。公共場所的大火事件,常因其消防設備未符合標準而助長傷亡;近海的石化業廠房設備零件,可能因長期受海風吹襲而受鹽害、腐蝕,造成危險氣體外洩而氣爆。唯有使用獲標檢局驗證或是國際安全認證標誌的產品,並留意產品使用年限與限制使用情境且定期檢查產品性能,才能確實把握產品安全。
可靠的控制 安全更上一層樓
一起航空意外案例中,發生原因之一為發動機接觸不良,訊號斷斷續續,且中央系統接收不到訊息。除了發動機本身,其控制軟體是否在當下正常運作,也是需要探討的環節。唯有軟體程式與硬體設備維持可靠的搭配,才能保障長久的安全。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所有產品與服務對網路連線品質與安全的依賴度大增,軟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安全訓練 降低意外發生率
人為操作失當是另一導致災害的原因。操作人員往往是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未經充足的教育訓練,即可能因操作不當或是未遵守操作守則而導致意外發生。在許多飛安事件中,人為失誤就是意外發生的原因之一;公共建設發生鋼樑掉落造成人員傷亡,也多肇因於施工期間未進行交通管制的人為疏失。部份國際安全標準亦納入人為因素於安全設計審查中,成為取得安全認證的必要程序,以降低產品誤用的風險。無論如何,消費者與使用者均必須在使用產品前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依指示操作使用產品,才能避免危險發生。
使用環境識別不容忽視
使用環境識別指的是依場所特性選擇並使用「適合且正確」的產品,它是安全防護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項目。因為大多數消費者與使用者不知道安全認證是基於有條件下的評測結果,因此即便產品通過安全檢測,也必須了解認證條件的安全限制若超出了當初評測條件,仍然有安全的風險,譬如將室內測試條件認證的檯燈,拿到海邊使用,可能就會因為當初沒有進行濕度與鹽分的相關測試,產生漏電與短路起火的風險。遊樂園塵燃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使用了沒有進行粉塵場所使用安全評估的燈具,導致具有可燃性的玉米粉末接觸了燈體的高溫部位而導致起火、迅速擴散的意外發生。因此,留意使用環境並選擇適合的設備與工具,才能全面為安全把關。
UL 表示,現今安全的面向比以前更為多樣複雜,民眾與企業應共同努力,提升安全意識,創造安全文化,將安全概念落實到日常的行為中,才能將安全的潛在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