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案例實證 – 華碩電腦
UL 認證讓華碩產品 如魚得水更易銷售
為確保消費者買到安心的產品,華碩電腦選擇百年信譽的 UL 協助產品安全認證,除了讓華碩產品更有保障,更容易銷售出去外,也讓華碩因此建立了一套完整制式的標準化品質管理流程,提升了整體生產流程的嚴謹度及順暢度,最終讓成品順利出貨,滿足客戶的需求。
創立於 1989 年的華碩電腦,是台灣資訊科技產業具有指標性的廠商之一。華碩從一流的電腦主機板起家,光在 2006 年,該產品的全球出貨量就高達五千五百萬片。1997 年,華碩為掌握企業轉型契機,首推筆記型電腦,其以堅若磐石的品質為出發,一開始即獲全球廣大消費者的肯定。2007 年度,向來以領導全球市場潮流自居的華碩,率先推出低於一萬元的 Eee PC 超迷你筆記型電腦,更讓華碩成功搶進低價 PC 市場。
對於華碩這種前進國際市場的大廠來說,國際級的產品安全認證就顯得格外重要。
「為了確保消費者買到安心的產品,安全認證是必要的,」華碩電腦 EMC 暨 Safety 部主任林瑞山表示,「尤其現今企業主和消費者都非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 (CSR),因此安全認證也成為華碩的重要業務之一。」
UL 認證具權威性及專業性
由於UL 百年傳承的測試認證經驗,早已在美國消費者心中建立長期穩固的品牌形象,因此當華碩決定將產品銷往美國,即以 UL 的檢驗服務做為首要選擇。「畢竟 UL 擁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在台灣也有 20 年的耕耘。其本身不僅會參與標準法規的制定,且驗證流程與作業要求非常嚴謹,使 UL 的安全認證服務極具權威性和專業性。因此,華碩當然希望選擇像 UL 如此信用可靠的公司協助產品的認證事宜,」林瑞山強調。
目前華碩大部分的產品都是經由 UL 認證,包括筆記型電腦所需的電池組,主要安規測試包括UL 60950-1、UL 2054。另外,桌上電腦系統、Eee PC、NB 等消費性產品,因為行銷目標鎖定在全球,勢必須要通過區域性的認證,因此 UL 亦協助該公司在歐洲的 CB 認證。
耐心溝通協調各部門以建立安規制度
其實,起初華碩要在內部推動安全認證制度的過程也頗為艱辛。原來華碩以主機板起家,然而在進入筆記型電腦領域後,即開始要注意產品各個環節的安全要求。由於一開始各部門並非很熟悉筆記型電腦認證所涉及的安全系統和制度,且又因各產品元件部門皆有其獨立的管理制度,而認證又需要各部門的相關資料及配合,因此安規部門必須耗時及運用技巧,耐心地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各項技術、功能、零組件的安規要求,以建立一套長久性的安規制度。
「當初推動這套安規系統,並使其上軌道,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而促使此一任務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則是利用技巧、及擁有耐心的與各部門溝通和協調,」林瑞山回憶起當初,有感而發,「但這些都是必要的。因為筆記型電腦的整體設計變動性遠比傳統的桌上型電腦更大,這包括隨著潮流會採用不同材質的外殼設計;顯然,確保每個環節都能通過安檢認證,絕對是華碩電腦維持產品品質與競爭力的最重要基石。」
為使公司內部的安規制度更系統化,華碩亦偕同 MIS 系統,統整資訊,逐步建立起一套正式的流程及體系;另亦開始教育相關部門的同仁,在產品的設計有任何變動時,利用新制訂的安規表單,填具需要變更的項目,以協助採購部門根據表單購入符合安全規定的關鍵性材料,進而降低後續認證的成本。
UL 認證有助實踐對客戶的承諾
UL 安全認證對華碩產品品質管理的助益不只是成本而已。因應安全認證的嚴謹要求,華碩因此建立一套完整制式的流程,而透過電腦化的管理,即便是細微的環節也不會有所疏失。正因為標準化的管理,潛移默化參與產品研發的各部門行事態度更為謹慎,而產品的整體生產流程亦相對變得更為嚴謹及順暢,最終成品順利出貨,滿足客戶的需求。
當然,有時不必通過 UL 安全認證,華碩的產品一樣可以銷售,「但是,有了 UL 認證,就能如魚得水、相得益彰,讓產品更有保障,也更容易銷售出去,」林瑞山指出,「也就是說,UL 安全標誌證明了華碩產品安全品質有保障,讓消費者更放心。」
掌握速度,建立雙贏關係
「UL 對現在認證市場的變化,感知度提高許多,因此大幅增加服務項目;也更了解客戶的需求,能協助客戶尋找替代方案,並配合客戶的生產時程,」林瑞山表示。
事實上,以往 UL 在地的服務及檢驗能力比較受限,許多專案,皆是由美國 UL 工程人員來台執行檢驗。今日的 UL,則不僅更在地化,人員、設備和服務項目也相對提昇,對台灣的 IT 廠商來說,也有形縮短許多檢驗認證的時程。而 UL的業務團隊以一種認真、積極且有效率的態度對待華碩公司的專案,而針對某些關鍵且影響性大的策略變動,UL 人員亦會與華碩同仁面對面直接溝通,以提供更多的諮商。
林瑞山相信, UL 的躍進能更切合 IT 產業的快速變動模式,與客戶建立穩健的雙贏關係。